目 錄
第一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
情況說明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八、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能
(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市場監督、價格監管、食鹽質量安全管理、知識產權、反壟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標準規范;組織實施質量強區戰略、食品安全戰略和標準化戰略,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負責市場監督管理領域安全生產工作。依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等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責任體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責任“全覆蓋”。按照區安全生產委員會的職責分工,做好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負責市場主體信用監管工作。建立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四)負責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組織協調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和建設,規范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行為,推動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組織查處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的案件。
(五)負責經授權參與協助反壟斷統一執法。負責受上級機關指派、委托開展反壟斷執法有關工作;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推進競爭政策實施,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六)負責監督管理市場秩序。依法監督管理市場交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組織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違法直銷、傳銷、侵犯商標專利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行為。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督管理廣告活動。指導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指導開展消費維權工作。
(七)負責宏觀質量管理。擬訂并組織實施質量發展的制度措施。統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組織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監督管理產品防偽工作。
(八)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認證認可工作。負責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監督抽查工作,管理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監督檢查和風險監控工作;負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監督管理產品質量安全仲裁檢驗、鑒定;負責對質量檢驗機構及相關社會中介組織進行監督管理,對質量認證產品進行監督檢查;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依法查處產品質量違法行為,按職責分工打擊假冒偽劣違法活動;負責質量興區工作。
(九)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綜合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監督工作,監督檢查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的執行情況;依法查處特種設備違法行為。
(十)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貫徹落實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承擔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負責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組織督促有關部門和鄉鎮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指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報制度。
(十一)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并組織實施,防范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機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核查處置和風險預警工作。參與組織實施特殊食品注冊、備案和監督管理。
(十二)負責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生產經營與化妝品經營的監督管理。監督實施保健食品、化妝品標準和技術規范;組織實施保健食品和化妝品安全性檢測和評價、不良反應監測;負責保健食品、化妝品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
(十三)負責藥品流通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負責突發性藥品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監督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負責醫療機構使用藥品的質量監管;組織實施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負責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監督管理;負責城鄉集貿市場的中藥材交易監督管理。
(十四)負責醫療器械經營的監督管理。監督實施醫療器械標準和相關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負責突發性醫療器械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
(十五)負責統一管理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執行國家計量制度,管理計量器具及量值傳遞和比對工作。規范、監督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
(十六)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負責推行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工作;負責企業標準備案工作;依法協調指導和監督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制定工作。依法查處標準違法行為。
(十七)負責統一管理檢驗檢測工作。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規范檢驗檢測市場,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指導協調檢驗檢測行業發展。
(十八)負責統一管理全區知識產權和價格收費監督檢查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保護知識產權,組織實施并監督保護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制度,推動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協調知識產權的審查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建立并實施品牌興區戰略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實施商品價格、服務價格以及國家機關、事業性收費的監督檢查工作,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行為,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專用權的違法行為。
(十九)完成區委和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部門基本情況
納入本套部門決算匯編范圍的單位共 1 個。
本部門2019年年末編制人數174 人,其中行政編制110 人,事業編制 64人;年末實有人數 262人,其中在職人員180 人,離休人員2 人,退休人員 80 人。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表
附件:
第三部分 2019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收入總計 5641.69萬元,較2018年增加1064.29萬元,上升23.25 %;主要增加原因是: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打擊傳銷、建設食品安全示范街等專項支出增加,人員增加等原因。
本年收入的具體構成為:財政撥款收入5641.69 萬元,占 100 %;事業收入 0 萬元,占 0 %;經營收入0萬元,占 0 %;其他收入0 萬元,占 0 %。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支出總計5641.69萬元,較2018年增加1064.29萬元,上升23.25 %;主要增加原因是: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打擊傳銷、建設食品安全示范街等專項支出增加,人員增加等原因。
本年支出的具體構成為:基本支出4110.55萬元,占72.86 %;項目支出1531.14萬元,占27.14%;經營支出0萬元,占0%;其他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上繳上級支出)0萬元,占 0 %。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財政撥款本年支出年初預算數為5641.69萬元,決算數為5641.6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其中:
(一)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年初預算數為5086.76 萬元,決算數為5086.7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 100 %。
(二)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年初預算數為261.29萬元,決算數為261.2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
(三)衛生健康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50.1萬元,決算數為150.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
(四)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43.54萬元,決算數為143.5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0 %。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5641.69 萬元,其中:
(一)工資福利支出 3122.27萬元,較2018年增加575.77萬元,上升22.61 %,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經費增加等原因。
(二)商品和服務支出2137.07萬元,較2018年增加1828.72萬元,增加593 %,主要原因是: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打擊傳銷、建設食品安全示范街等專項支出增加,人員增加等。
(三)對個人和家庭補助 308.41萬元,較2018年增加 50.04萬元,上升19.37 %,主要原因是:人員增加等。
(四)資本性支出73.94萬元,較2018年增加38.62萬元,下降34.31 %,主要原因是:固定資產支出減少等。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 80萬元,決算數為36.02 萬元,完成預算的45%,決算數較2018年增加24.3萬元,增加207.34 %,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支出年初預算數為 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
(二)公務接待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 10萬元,決算數為 0.28 萬元,完成預算的 2.8%,決算數較2018年增加0.18萬元,增加180 %。主要原因是:接待增加。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35.74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年初預算數為0萬元,決算數為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 70萬元,決算數為35.74萬元,完成預算的51.06 %,決算數較2018年增加24.12萬元,增加207.57%。主要原因是:車輛修理費用增加。
六、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4110.55萬元,工資福利支出3122.27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679.87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308.41萬元,較2018年增加997.33萬元,上升32.03%;主要增加原因是: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等專項支出增加,人員增加等原因。
七、政府采購支出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9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73.94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 73.94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 0 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 萬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 0 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 0 %,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 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 0 %。
八、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一)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我部門組織對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自評,其中,一級項目 1 個,共涉及資金 390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總額的 6 %。
其中,1.產出數量
(1)食品(含保健食品)抽驗批次
2019年度按照1.5份/千人口?年的檢測樣本量,專項抽檢食品1040批次,涵蓋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食用農產品等環節。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抽檢工作,完成率100%。
(2)食品科普知識宣傳服務
按年度宣傳計劃分步驟認真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知識“五進”(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活動,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讓廣大的食品生產經營者能夠誠實守信、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同時讓廣大的消費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3)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
制定了《新建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19年全區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的通知》(新食安辦字[2019]24號),于6月25日至7月2日舉行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6月25日上午,區食安辦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組織區市場監管局、區衛計委、區農業局等相關單位,在活動現場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及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圖片展,假劣食品對比展示、食品快檢演示,并設立咨詢臺,現場接受群眾咨詢。此次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630份,受理群眾咨詢100多人次。
(4)食品安全宣傳資料
通過固定宣傳展板、橫幅、宣傳海報,發放《食品安全法》手冊,食品安全知識、健康知識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實用生活常識等,進一步增強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營造全區共同監督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5)協管員、信息員隊伍
在全區19個鄉鎮(工業園區)聘請了47名食品安全協管員、340名村級信息員,10名食品安全監督員,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全力打造新型“協管員”監管體系,做到了全區所有鎮、村(社區)全覆蓋。
(6)開展食品安全業務培訓班
2019年6月20日召開全區食品銷售者專題教育培訓會、12月20日召開食品安全專題培訓會。
(7)執法裝備
統一為一線執法人員配備執法電動自行車等執法裝備,以便更好開展監管執法工作。
2.產出質量
(1)預算控制情況
項目預算資金390萬元,實際使用資金390萬元,預算控制情況良好。
(2)總資金使用率
項目實際到位資金390萬元,實際使用資金390萬元,資金使用率100%。
(3)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率
2019年,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共立案148起,已辦結 129起,罰沒款共計215.19萬元,對已辦結案件可登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情況。
(4)涉刑案件移送率
2019年,涉嫌犯罪食品安全案件移送3起,移送率100%。
3.產出時效
實際完成率和完成及時率均為100%,食品抽檢按計劃有序進行,查處食品違法行為,不合格食品案件立案48起,切實發揮抽檢監測的監管實效。
4.產出成本
嚴格按照政府采購、協議采購形式控制檢驗批次、項目、價格。
(二)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我部門今年在省級部門決算中反映食品安全項目績效自評結果。
食品安全項目績效自評綜述:根據年初設定的績效目標,食品安全項目績效自評得分為97分。項目全年預算數為390萬元,執行數為 39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主要產出和效果:
1.經濟效益
2019年以來,組織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學習,監督管理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日常工作,為個體戶購樣送檢支出17.3萬元,有效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為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了科學準確的技術支撐,促進我區食品生產、經營及使用單位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也確保了全區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2.社會效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響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為0,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立食品安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有效整治食品安全問題,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3.生態效益
(1)打造餐飲安全示范街工程
專門研究制定了《新建區城區小餐飲整治提升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打造亮點、示范帶動”的整治思路,著力打造城區文化路(東至禮步湖大道,西至幸福北路)和長麥路(南至新建大道,北至霽亭路)兩條餐飲服務示范街。自2018年3月起,該區嚴格遵循“三個一批”的原則,通過“以獎代補”等形式,扎實開展示范街打造工作。目前,已有108戶餐飲經營戶驗收完畢,其中A級單位10戶,B級單位43戶,C級單位55戶。
(2)實施“潔廚亮灶”工程
全區已有200家餐飲單位全部授予了區級“潔廚亮灶”示范單位獎,且在200家里面精選了12家餐飲單位向省市藥監局申報“潔廚亮灶”示范單位,有5家通過了市藥監局“潔廚亮灶”示范單位的審查,3家餐飲單位被市藥監局推薦到省藥監局評選省級“潔廚亮灶”示范單位。
4.可持續影響
按照食品安全宣傳及培訓教育年度計劃推進實施,按職責分工繼續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和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該項目屬區政府確定的經常性項目,項目完成后,需保持后續政策及人員機構安排等相對穩定,繼續優化各項管理制度與措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確保監管工作正常有序、有效運轉。
(三)項目滿意度
1.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
項目實施,提升了我區食品監管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對食品監管工作的滿意度,2019年食品監管服務對象對打擊食品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和食品安全的監管效果滿意度分別達95.45 %,群眾對當地食品安全現狀總體滿意度達98.48%。
(四)綜合評價結論
本項目立項過程規范,績效目標合理、明確,相關業務管理制度比較健全。項目基本按照方案實施完成,資金按批復的預算和財務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使用。
經按“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本項目綜合得分為100分。(詳見附件)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
通過本次績效評價工作,補充和完善單位績效評價機制,進一步規范項目的管理和監督、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可以對今后其他項目以績效評價的方式衡量項目的產出結果和效益目標起到積極作用,促進項目管理科學化。
(六)項目實施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宣傳力度不夠,建議加強培訓和監管力度,重在落實;
2.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檢測覆蓋范圍、品種還不夠全面,利用數據在促進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和風險預警體系上還存在不足,建議加強食品安全抽檢工作,落實監管責任,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在更高水平上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公開項目績效自評綜述的同時,需公開《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1、一般公共預算。是指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透過一般公共預算,可以使人們了解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也可以體現政府政策意圖和目標。
2.政府性基金預算。是指國家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出讓土地、發行彩票等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其收入歸屬政府,不歸屬任何部門。
3.部門預算。是指政府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其履行職能需要,編制的反映政府各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情況的年度財政收入預算。部門預算由本部門及其所屬各單位預算組成,由基層預算單位開始編制,逐級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提交立法機關依法批準后執行。
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按照財政部規定的統一科目和口徑統計的收入,包括地方固定收入以及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中地方所得部分。地方各級財政總收入減去上劃中央、省收入即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5.非稅收入。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原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也即通俗所稱財政支出,指政府對上級轉移性收入、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有計劃的分配和使用而形成的支出。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