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區2020年財政總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總預算草案的報告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會報告2020年財政總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總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期間工作回顧
(一)財源建設進一步強化,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十三五”期間,區財政牢固樹立依法組織財政收入的理念,以“穩企固稅”為主基調,積極培植稅源,加強稅收征管,強化財稅部門聯動協調工作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稅源管理,找準稅收的增減點,加強組織收入的前瞻性,提升收入質量,財政收入規模穩步攀升。2020年,財政總收入完成83.8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 9.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2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4.0%。
(二)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一是加大民生投入,積極改善社會民生。堅持統籌資源,多方籌措組織收入,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五年來區財政累計投入民生資金313.8億元,年均增幅17.8%,有效地解決了社會保障、教育等民生資金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了經濟發展的成果。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發展。2020年全區教育支出17.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18.5%,“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10.8%。 進一步完善了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促進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力支持我區校舍建設,改善教學條件。三是積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2020年全區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支出19.6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幅6.3%。積極推進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加大對區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建設的投入,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四是加快推進舊城改造。多渠道籌集資金,五年來累計投入77.7億元,支持安置房建設,城區面貌得到極大改善。
(三)財政改革不斷加強,財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五年來,不斷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全面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深入實施支出經濟分類改革,有效提升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準確性。全面實行國庫支付電子化改革,實現了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財政資金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創新政府采購模式,推進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模式”,提高了政府采購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預算執行管理,提高預算支出執行效率,加強財政存量資金的管理,建立財政結余結轉資金定期清理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全面實施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強化績效結果運用。制定完善PPP項目長效機制,建立聯審機制規范PPP項目實施,撬動社會資本約64億元,有力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制定政府性債務風險化解規劃,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工作機制,有效預防控制政府性債務風險。推進國有企業整合轉型,國有企業規模不斷做大。
二、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0年,財政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監督指導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打好防疫抗洪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工作部署,以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為導向,著力財源建設,優化支出結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效益,為穩住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基本盤”做出積極貢獻。
(一)預算收支情況。2020年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837,747萬元,按省口徑計算增長1.4%,其中:稅務部門完成746,149萬元,財政部門完成91,598萬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1,989萬元,增長2.2%,圓滿完成區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調整預算任務。
實現上述收入,按現行財政體制計算當年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財力為1,068,097萬元,其中: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1,989萬元。2、上級補助收入300,300萬元,其中特殊轉移支付10,300萬元。3、新增一般債券收入34,100萬元。4、調入資金340,000萬元。5、上年結余結轉51,708萬元。
2020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964,636萬元,加上解上級支出20,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2,721萬元,則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為1,007,357萬元。以上總收支扎抵,年終結余60,740萬元(結轉下年支出)。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837,747萬元,其中:完成上劃中央收入455,911萬元,增長4.5%。上劃省收入26,511萬元,下降16.5%。上劃市級收入13,336萬元, 增長32.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1,989萬元,主要項目完成情況:增值稅83,896萬元,下降17.9%。企業所得稅20,035萬元,下降15%。個人所得稅5,267萬元,增長25.3%。土地增值稅36,928萬元,增長4%。契稅66,383萬元,增長75.1%。非稅收入84,678萬元,下降12%。2020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964,636萬元,增長6.6%,主要項目完成情況: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9,965萬元,下降19.8%。國防支出1,233萬元,下降32.1%,公共安全支出39,564萬元,下降4.1%。教育支出177,849萬元,增長7%。科學技術支出73,324萬元,下降16.3%,主要原因是上級補助減少。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057萬元,增長11.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2,552萬元,下降17%,主要原因是上級補助減少。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33,368萬元,增長37.7%。節能環保支出19,930萬元,增長8.4%,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97,541萬元,增長0.2%。農林水事務支出77,603萬元,增長7.4%。交通運輸支出8,188萬元,增長49.5%。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538萬元,下降4.5%。商業服務業等支出3,118萬元,增長6%。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6,812萬元,增長0.1%。住房保障支出49,548萬元,增長405.7%,主要原因是上級補助增加。糧油物資儲備支出4,489萬元,增長54.3%。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12,592萬元,增長657%,主要原因是上級補助增加。金融支出89萬元。其他支出960萬元,下降77%。債務付息支出5,316萬元,增長17%。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89,233萬元,增長95.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738,032萬元,增長90.6%),加上新增專項債券收入213,783萬元,抗疫國債收入29,689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25,0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2,849萬元,基金預算總收入完成1,170,554萬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784,089萬元,增長38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506,440萬元,增長526%),加上調出資金300000萬元,上解支出75,00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5,214萬元,基金總支出1,164,303萬元,收支扎抵,基金預算年終滾存結余6,251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1,547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547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73,467萬元, 完成年初預算的116%。其中:保險費收入103,075萬元, 完成年初預算的122%,財政補貼收入54,5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6 %,利息收入4,636萬元, 完成年初預算的75% 轉移收入 1,63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63% ,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76,46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89 %,當年收支結余-2,993萬元,上年結余109,670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06,677萬元。
5.地方政府債務情況。省財政廳核定我區2020年政府債務限額 761,886 萬元,其中一般債230,624萬元,專項債務531,262萬元。2020年我區新增地方政府債券規模247,883萬元,其中一般債34,100萬元,專項債務213,783萬元,新增一般債券資金安排用于新建區“美麗南昌.幸福家園”六改提升項目14,000萬元,烏沙河沿河景觀帶項目1,684萬元,創業花園1,386萬元,新建二中初中部3,130萬元,新城大道6,000萬元,創業花園3,000萬元,欣悅湖綜合體4,900萬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安排用于新建區污水處理項目10,000萬,新建區 2018-2020年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8,497萬元, 南昌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場平及市政道路工程50,886萬元,新建區人民醫院改建項目5,000萬元,江西新建長堎工業園區望北大道(堅磨大道-宏圖北大道)工程21,000萬元,新建區文化中心19,000萬元,新建區重點易澇區排澇能力建設項目9,300萬元,新建區夢廬花園安置點工程建設項目90,100萬元。
以上為2020年預計預算執行數,待年終結算后我區2020年財政收支決算后數據可能還有部分變動,屆時再向區人大常委會做專題匯報。
(二)2020年預算執行特點。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超歷史新高的洪水,區財政積極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30條、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20條及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政策措施,多方籌措資金,在確保“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支出的基礎上,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重點項目需要。
1.財政收入量穩質優,區域經濟運行平穩。2020年受新冠疫情及減稅降費政策疊加因素影響,上半年我區財政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財稅等部門攻堅克難,強化稅收征管,加強非稅收入征繳,確保應收盡收。財政總收入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三季度止跌回升由負轉正,收入質量顯著提高,經濟抗壓能力明顯增強。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超出全市增幅0.8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及地方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分別提升2個和4個百分點。
2.加力提效培植財源,增強經濟發展動能。一是加力實施財政扶持政策。全年共撥付企業扶持發展資金3.4億元,促進全區經濟平穩增長。全年“財園信貸通”累計放款8.5億元,惠及我區中小微企業142戶,“惠農信貸通” 累計放款1.99億元,惠及企業及農戶197戶。落實應對疫情穩增長20條文件精神,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的不良影響,提前兌付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1.75億元,其中兌現29家企業疫情防控期間租金補貼資金125萬元,減免各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國有資產店面租金992萬元。二是深入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共減稅降費2.2億。區財稅等部門制定開展“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務”幫扶企業月活動,深入企業,加強減稅降費及惠企幫扶政策宣傳,提高企業依法納稅意識,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三是大力推進總部樓宇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優化資源結構,強化服務平臺建設,將總部樓宇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培育和打造,今年新增注冊總部樓宇企業245家。四是突出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公開非稅收入涉企收費清單,規范收費項目及標準,全面推進實施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一體化管理改革,簡化土地出讓保證金退付流程,實現讓企業和群眾非稅收入繳費及土地保證金退付“一次不跑”。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涉企扶持政策兌現流程》,明確了涉企扶持政策兌現流程及時限,有效縮減了政策兌現時間,加快了資金撥付進度,著力提升財政服務企業能力。
3.重點支出保障有力,重點領域攻堅穩步推進。今年以來財政部門積極開源節流,壯大財力規模,優化支出結構。一是土地出讓收入大幅增長。全區加快土地收儲出讓進度,全年掛牌成交土地46宗,成交總價達146億元,有力保障了全區重點項目資金需求。二是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創歷史新高。2020年預計共爭取上級補助及債券資金58 億元,較上年增加 20億元,增長53.3%,其中新增債券資金24.79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及特殊轉移支付資金4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3.2億元,保障了重點民生項目順利實施。三是加大力度壓減一般性支出。制定出臺了《關于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厲行節約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的若干措施》,部門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總額、因公出國費和公務接待費總額較上年壓減15.2%。按照只減不增原則,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四是加大民生保障投入。2020年全區民生投入78.4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比重達81.3%。全年發放城鎮及農村低保金 1.06 億元,補助低保困難群眾 1.18萬戶,撥付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財政補貼 1.02億元,城鄉居民參保 28.3 萬人,撥付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繳費財政補貼6,739 萬元,解決了失地農民后顧之憂,發放高齡老人補助1,551萬元,1.1 萬名高齡老人生活得到改善。五是加大城市建管投入。今年以來區財政積極籌集資金保障城市建管提優,2020年城市建管共投入40.5億元,大力推動我區安置房建設、市政道路設施、老舊社區改造,城區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六是全力支持三農發展增效。統籌各類扶貧資金,加快資金撥付力度,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管,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4,960萬元,為確保提前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投入2.23億元開展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統籌安排4億元用于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振興投入。撥付農村交通建設資金2.8億元,推動區鄉公路提檔升級,構建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網絡。七是保障防疫抗洪支出。大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經費保障工作,切實做到政策落實到位、資金撥付到位、監督管理到位。2020年共投入1.36億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投入4,671萬元用于防汛救災工作。
4.財政改革持續深入,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完善鄉鎮財政體制。激發鄉鎮活力,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試行)的通知》及《關于做好鄉鎮機構改革財政有關工作的通知》,加大鄉鎮基層運轉保障力度,規范鄉鎮資金賬戶管理,進一步提高鄉鎮抓招商引資抓收入的積極性。二是健全規范財政結余結轉定期清理機制。制定下發了《南昌市新建區財政結余結轉資金管理試行辦法》,加大財政結余結轉存量資金統籌盤活力度,盤活存量資金5.17億元,統籌用于“六穩”“六保”以及發展急需重點領域支出。三是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制定下發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強化績效結果運用,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部門及所屬單位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四是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整合轉型。完成區屬融資平臺股權劃轉工作,由6家平臺公司整合為2家,加強國有經營性資產劃轉工作,擴大企業規模,鼓勵國有企業市場化融資,區城投公司已成功發行公司債券20億元。五是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對區鄉兩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和核查,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定下發了《南昌市新建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六是嚴肅財經紀律。先后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企業薪酬及各項獎金福利發放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深化公務卡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鄉鎮財政資金運行內控制度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加大對違規發放津補貼監督檢查力度,深入推進公務卡制度,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通過強化財政監督檢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通過扎緊制度籠子保障財政干部和財政資金兩個安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在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中央減稅降費政策及疫情疊加影響超出預期,財政收入增長后續乏力,重點制造業稅收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明年收入增長壓力較大。二是“三保”等剛性支出不斷增長、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加大,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三是我區撤縣改區五年政策到期后,新的財政體制分成對我區地方收入影響較大。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研究應對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三、2021年財政總預算草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區委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圍繞“十大專項行動”,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堅持以收定支、統籌兼顧,切實保障重點支出。加大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斷建立完善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管理制度。按照上述總體要求我們編制了2021年區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安排情況。2021年全區財政總收入預計增長6%左右。按照新的財政體制,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為 336,000萬元,增長5%左右,主要收入項目是:稅收收入266,000萬元,其中:增值稅80,100萬元,企業所得稅21,000萬元,個人所得稅5,000萬元,土地增值稅39,000萬元,契稅57,800萬元。非稅收入70,000萬元。根據2021年安排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級財力性補助收入,調入資金 300,000 萬元,按現行體制計算當年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財力為749,312萬元,加上級提前下達轉移支付資金70358萬元,合計可安排支出的財力為819,670萬元。2021年安排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819,670萬元,其中鄉鎮級支出31,090萬元,區本級財政支出預算為788,580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6,987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1.1%。國防支出11,948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70%,主要是人防項目建設支出增加。公共安全支出43,705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8%。教育支出158,770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6%。科學技術支出61,42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5%。文化體育傳媒支出6,482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7.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6,183萬元,比上年增長29%,主要原因是上級提前下達資金增加。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73,211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2%,主要原因是上級提前下達資金增加。節能環保支出13,763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4.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4,991萬元,比上年預算下降43%,主要原因是預算科目調整。農林水事務支出54,688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11.9%。交通運輸支出2,322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37萬元,下降5.7%,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257萬元,增長6.2%,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8,232萬元,比上年預算下降5.3%。住房保障支出10,790萬元,與上年持平。糧油物資儲備支出5,35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25.5%,主要原因是上級提前下達資金增加。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4,107萬元,增長32.4%,主要原因是上級提前下達資金增加。其他支出76,725萬元,比上年下降38.5%。預備費26,000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按現行財政體制2021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078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650,00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370,780萬元,調出資金300,000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安排情況。2021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期目標1,5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1,500萬元,主要用于支持國有企業發展。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安排情況。2021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期目標 228,311萬元,比2020年預算下降1% ,其中:保險費收入 123,416 萬元,增長1 %,財政補貼收入100,220萬元,增長 2 %,利息收入2,824萬元,減少94%,主要原因為社保基金2020年改為省市統籌。轉移收入1,735 萬元 增長10%,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215,734 萬元,增長5%。當年收支結余 12,577萬元,年末滾存結余 353,716 萬元。
四、奮發進取,擔當作為,扎實做好2021年各項財政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交替之年,區財政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深刻領會和把握新發展階段形勢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系統謀劃財源建設、優化保障民生福祉、全力保障重點支出、全面防范財政風險,創財政工作新局面,筑牢區域經濟發展后盾支撐。
(一)突出政策引領,強化經濟發展支持。一是發揮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加強資金統籌克服收支平衡壓力,保持穩定財政投入,增強經濟發展后。二是加大產業扶持投入。聚焦支持新興經濟發展,擴大科技創新及區域發展扶持專項資金規模,用足用 好科技專項、工業發展專項等資金,綜合運用財政獎補、產業發展基金、融資擔保等多種扶持方式,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大力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圍繞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加大對人才發展專項投入,支持科技實驗研發、服務、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等。四是做大做強總部樓宇經濟。發揮區位優勢,統籌現有資產資源,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完善總部樓宇經濟扶持政策,鼓勵引導鄉鎮園區建立總部樓宇服務平臺,做大總部樓宇經濟規模,打造財政增收新亮點。五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繼續鞏固減稅降費成果,加強落實中央省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積極推進“優環境降成本”活動,涵養壯大稅基,增強發展后勁。
(二)突出保障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和諧發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鞏固全面小康社會發展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筑牢基本民生安全網,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點關注人民群眾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環境等問題,加大居家養老投入,持續加大基本民生投入,持之以恒推進民生實事工程。持續保障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著力加大農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投入,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繼續加大城市建管投入,支持中心城區及工業園區路網建設,支持九望新城等項目建設,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多渠道籌集資金全力保障安置房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大對醫療應急設備購置及人民醫院改擴建等建設項目保障力度。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城鄉污水治理投入。加強基層組織財政保障,提升村及社區基層組織人員待遇保障水平。
(三)突出規范管理,深化財政改革。一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大各類經營性資產盤活劃轉力度,做大做強國有企業規模,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二是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拓寬財力統籌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公共預算的力度,持續加大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力度,緩解財政收支矛盾。建立完善項目庫管理,加強財政中期規劃編制,按照項目實施進度科學安排年度項目經費,加強財政資金的跟蹤問效,強化績效評價,加強項目資金分配使用監管,嚴格區分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保障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強化預算約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全面保障單位人員經費及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大力壓減一般性開支,集中財力保障經濟發展需要。三是加強綜合治稅工作。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綜合治稅系統,加強第三方涉稅信息采集,建立涉稅信息的分析、應用、反饋的循環機制,堵塞稅收漏洞。四是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管。深化財政投資評審改革,規范評審程序,簡化中小投資項目評審程序,加快評審進度,強化對中介審結項目的抽查復核。推進預算單位內控制度規范化建設,加強國有資金安全監管。五是防范債務風險。貫徹落實中央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要求,嚴格債務限額管理,規范政府舉債行為,加強政府債務風險動態監控分析,強化債務風險預警機制,落實推進隱性債務化解計劃任務。六是盤活土地資源。加大土地收儲出讓力度,支持老工業園區“退二進三”推進實施,籌集土地收入用于保障重點項目建設。七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規范加強國有資產處置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進國有資產管理規范運作。
(四)突出政治建設,奮力開創黨建新局面。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在財政發展改革全過程,貫徹到財政工作各方面,謀劃推動財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始終堅持黨對財政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力倡導 “立說立行、言出必行、雷厲風行、破浪前行、身體力行”五行工作理念,確保財政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更好地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三是全面提升財政部門黨的建設質量。夯實黨建工作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加強作風建設,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激勵廣大財政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全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財政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財政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財政發展目標上來,在解放思想中實事求是,在實事求是中推動財政改革實現新突破,銳意進取、擔當實干,扎實做好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十四五”“規劃奠定良好的開端,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為打造現代產業新城新區,建設實力繁榮和諧新建貢獻更大財政力量。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