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2023年1-2月,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全區上下通力協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形勢變化,采取切實有力措施推動服務業企業提質增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運行穩中向好。
一、行業基本情況
1、傳統行業貢獻明顯
1-2月,全區道路運輸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22.4%;郵政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214.9%。全區兩大傳統行業營業收入合計占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6.6%,拉動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9.7個百分點,支撐作用明顯。
2、新興產業表現突出
1-2月,全區現代商務、互聯網等新興領域實現較快增長。商務服務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40.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45.4%。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0.93億元,同比增長197.6%。
3、民生行業加快恢復
1-2月,全區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迎來回暖,累計完成營業收入0.47億元,同比增長24.5%。其中,居民服務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0.28億元,同比增長73.1%,比上年同期增長71.0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發展向好,累計完成營業收入0.07億元,同比增長59.1%。比上年同期增長34.0個百分點。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經營成本逐步攀升
在全球通貨膨脹背景下,疊加市場需求不足、供應鏈不穩。企業的人工、原材料、租金等各項成本上升導致利潤不斷受到擠壓。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成本5.59億元,同比增長50.7%,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個百分點。成本的不斷上漲影響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且當前服務企業還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制度性成本不穩定的雙重壓力,壓縮了企業盈利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服務業企業的發展。
2、多數行業企業數量少,新增入庫困難
截至目前,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所在的16個行業大類中,有14個行業企業數為個位數。其中,有5個行業大類企業僅有1家,8個行業相關服務業企業不足5家。目前在疫情沖擊,經濟持續下行的現狀下,新舉辦、新開業達規企業減少,規模以上服務業新增也面臨一定的挑戰。1-2月,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月度新增企業累計2家,比上年同期減少7家。由于企業自身經營狀況易受各種風險因素影響,行業企業數少,單個企業經營波動對行業影響較大,難以真實反映行業發展情況。
3、主導行業表現突出,但缺乏后勁
1-2月,全區營業收入達千萬元以上服務業企業共14家,共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占全區規模上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72.3%,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71.4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依賴于物流業和郵政業兩大權重行業的強勢拉動,受去年疫情同期數較低因素的影響,目前這兩大行業依然保持較高增速。但一旦權重企業發展至瓶頸或者飽和狀態,在沒有新增企業的拉動下,未來很難保持住高速增長勢頭。
三、推動發展的建議
1、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費信心
各部門需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對促進就業崗位增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進行針對性調整。讓人們能真實感受到收入持續增長的“現實效果”,讓城鄉居民敢于消費、愿意消費、有能力消費。同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全力以赴暢流通、旺商貿、興文旅。充分釋放潛力、大力提振信心、多舉措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2、 做好優質企業引進培育,強化部門聯動助企紓困
一是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高附加值服務業企業落地生根。營造更好的服務業發展營商環境,強化發展要素保障,落實稅費優惠、納規獎補等政策。加快傳統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度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激發服務業企業創新創業活力;二是出臺政策加大幫企紓困力度,針對性出臺配套扶持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提升抗風險能力。推行“一企一策”支持發展,補齊短板。尤其是要進一步做好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有針對性的幫扶工作,繼續確保穩經濟各項政策、各級政府的惠企政策落到實處。
3、 強化數據質量核查,及時開展分析研判
堅持依法統計依法治統,規范和完善統計工作臺賬,提高企業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服務業統計數據質量。同時及時對年、定報開展數據分析研判。對一些重點行業,特別是互聯網、交通運輸、商務服務等占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經濟比重較高,行業的變化趨勢會直接影響全區服務業經濟發展走向的行業要著重進行監測分析,必要時要常態化調研走訪,及時了解情況,為后續全區服務業經濟發展預測提供有力保障。
南昌市新建區統計局財貿股
2023年4月15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