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建區積極落實省、市關于農業農村工作各項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切實抓好農業生產關鍵時節,積極應對不利因素,全區農業農村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現將二季度全區農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如下:
一、新建區農業經濟運行優勢
1、瓜菜類水果供應充足,水果產業形勢向好
上半年,全區實現瓜果類水果產量1354噸,同比增長14.5%,排名全市第三位。其中,西瓜產量1101噸,同比增長170.0%;園林水果實現播種面積5283畝,較去年同期增加1148畝。其中,葡萄實現播種面積2238畝,較去年同期增加780畝。全區水果產業發展趨勢良好,銷售渠道多元化,特別是葡萄產業收益可觀。
2、漁業養殖小幅增長
上半年,新建區實現漁業產值5.64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0.4%,是僅次于畜牧業的第二大行業。從水產品產量情況看,上半年,全區水產品起水產量2.05萬噸,同比增長3.0%。其中,名特優水產品起水產量0.74萬噸,同比增長5.0%。
3、林業生產保持穩定
據林業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林業總產值0.31億元,可比價增長8.0%,與一季度增速持平。共完成森林撫育64公頃。其中,補植撫育完成20公頃,其他綜合撫育完成44公頃。
二、新建區農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災損風險難控制
近年來,新建區持續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業抗風險的能力還很脆弱。洪災、旱災、持續陰雨、冰凍低溫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農業生產自然風險難以控制。2022年7月底開始,數月高溫導致秋冬種農作物減產,影響農作物收成,農業生產抗災能力有待增強。
2、生豬養殖形勢不容樂觀
當前全國生豬產能供大于求,出欄價格偏低,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導致生產成本增加,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上半年,新建區豬、牛、羊出欄量同比分別為-9.4%、-28.5%和-80.8%,除羊出欄增速較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外,豬、牛出欄增速較一季度分別下滑15.1和19.9個百分點,轉入下滑區間。畜牧業產能不足,成為拖累新建區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3、蔬菜供給能力下降
受厚田鎮、流湖鎮劃轉至紅谷灘區及市場需求影響,新建區蔬菜產能有所下降。上半年,新建區蔬菜及食用菌產量4.09萬噸,僅占全市產量的5.0%,占比排名全市第4位。從增速情況看,新建區蔬菜同比增長-6.3%,仍處于下滑區間,分別較全市、全省增速低8.3和9.6個百分點。
三、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積極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切實加大對農村土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推進高標準農田等水利設施建設,?好低洼及中產農田改造,積極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提前預判和整治病險水利工程,最大限度減少農業生產對自然氣候條件的依賴,從源頭上提高農業抗風險災害和生產綜合能力,盡可能地確保農業生產旱澇保收。
2、多舉措保持生豬產業穩定發展
一是加強監測預警。通過生豬產量、價格信息發布引導市場主體有效調整生產經營決策,引導養殖場合理安排生產,提高畜禽產能,防止產能過度下滑;二是支持發展生態化規模養殖。促進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快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小農戶穩步擴大規模,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三是鼓勵畜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機制創新,向規模化、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做好農業生產的指導和服務
一是強化農業科技宣傳。通過媒體、農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等形式加大農業科技宣傳,加大對農業科技先進示范戶、示范村、示范鄉鎮的推介力度,營造濃厚的農業科技發展氛圍;二是指導做好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加強秋冬農作物播種及田間生產技術指導。提早謀劃秋冬種生產,及時開展災后改種補種減損止損工作,搶抓一切有利時機開展秋冬季節改種補種,最大限度減輕旱災影響;三是完善基層農業生產和指導網絡體系。推廣“專業農技機構+科技示范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三位一體的農技推廣和服務新模式,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
南昌市新建區統計局農業股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