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鐵河鄉充分發揮地處贛江下游、緊鄰鄱陽湖的區位優勢,利用低洼田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產業,同時依托無人機技術,實現飼料精準投喂,提高養殖效率。

眼下正值小龍蝦上市旺季,在鐵河鄉龍蝦養殖基地,一片繁忙的捕蝦景象,養殖戶們正在水中熟練地將一個個地籠取下,解開籠結,再輕抖幾下,一只只色澤鮮亮的小龍蝦便落入船中,不一會兒便裝滿了運蝦小船。
“我們基地主要是養中青4-6兩的龍蝦,目前每天出蝦量保持在6000斤左右,時間會持續到6月25日,預計今年產量在30萬斤左右。”鐵河鄉龍蝦養殖大戶萬怡智表示。

好水出好蝦,依托鐵河鄉的生態環境優勢,該基地大力發展“稻蝦共作”生態循環農業種養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養殖面積從去年的1000畝擴大至2000余畝,預計今年還將建設兩個龍蝦精養示范池。同時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植保無人機在蝦塘上空來回穿梭,精準投喂飼料,提高養殖效率。
“以前我們這里投喂飼料需要30多名工人,現在至少可以減去一半的勞動力,補充到其他的崗位上去。”萬怡智說道。

今年,鐵河鄉的稻蝦養殖面積從2020年的2000畝增長到了現在11000余畝,全年龍蝦總產量預計達到308萬斤,年產值預計達6160余萬元。為了更好地推廣鐵河龍蝦品牌,增加鐵河龍蝦養殖戶的收益,五一期間,鐵河鄉推出了“2024鐵河龍蝦節”活動,旨在進一步擴大龍蝦市場份額,培育鐵河龍蝦品牌發展的新動能。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龍蝦節+’系列活動,加快龍蝦預制菜等深加工產業發展,助推一二三產業融合,持續做強鐵河龍蝦品牌,并借助新建廚師之鄉的優勢,讓鐵河龍蝦‘跳’上更多市民的餐桌,讓大家都品嘗到鐵河龍蝦的美味。”鐵河鄉干部熊慧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